3)第384章 不患寡患不均,拿小日子出气_大明:爹,我不当天师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淡淡说了一句:

  “朕,知道了!”

  李善长微微松了一口气,他逼宫朱元璋,他自己也承受着极大的压力。

  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眼前这位陛下,但有些事,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。

  在其位,他就必须为他身后的人,谋个说法。

  “朕会考虑,李相,你们先出去吧!”

  从李先生到李相,是朱元璋唯一能表达他不满方式。

  众人面面相觑,李善长率先告退!

  等百官走后,朱元璋才舒了一口气:

  “刘伯温走了,果然咱们的李先生,威风见涨!”

  他自嘲的笑声,带着浓浓的怒意。

  朱标默然,今年刘基告老之后,李善长在朝中没了人制约,确实有些不一样了。

  他心想着,父皇会不会后悔他去年的决定?

  大明六公二十八侯二伯,一共三十六人。

  真正意义上的文官封爵,只有二人。

  明明是朝中振奋相对的两个人,一个封了公爵,一个连侯爵都没封上。

  朱元璋的做法,很大程度上也寒了刘伯温的心吧?

  如果刘伯温封侯,他大概也不会说什么?

  毕竟李善长在朱元璋的班底里边,确实无可替代。

  可一个伯爵。

  别说刘伯温自己想不到,恐怕连他的对手李善长,也预料不到。

  父皇逼走了刘伯温,却换来如今的局面,他该如何应对?

  朱标想到李善长那句不患寡患不均,也明白了朱元璋妥协之处。

  如今大明的公侯,大多数是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人。

  刘公二十八侯,并不足以将所有人都圈进来。

  还有许多与爵位失之交臂的人,心里未必没有想法。

  大明的爵爷,大多数以军功封爵。

  文官哪怕如李善长,很大程度上也是掌管后勤立下的军功。

  刘基可以算是比较纯粹的文官。

  从封爵的逻辑来看,皇帝并不鼓励文官封爵。

  这是他抬高武将的地位,去对抗相权的做法。

  既然朱元璋行了这套规矩,那他自己也要受规矩制约。

  沐英的功劳,不是军功,

  如果封侯,会让许多人产生想法。

  别的不说,汪广洋能不能想?

  他当过朱元璋的谋士,也立下过不少功劳。

  如果沐英能封侯,他为什么不能?

  这就是李善长的逻辑,也是朱元璋哪怕暴怒,却也不得不暂时妥协的原因。

  规矩是他立下的,她要不要亲手打破自己的规矩?

  “你想通了?”

  朱元璋转头问朱标,朱标点头。

  “皇帝从来不是这么好当的,哪怕如朕,有些时候也要受到掣肘。

  李善长虽然有私心,可他说的道理,朕不能不顾!

  天下最麻烦的是,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。

  在家里如此,在外边也是如此!”

  朱标闻言,想起自己的弟弟们。

  皇子夺嫡,算不算是不均的表现?

  这个念头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,他也没有纠结。

  他只是问

  “那父皇准备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shuxiangji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