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61章 天巧星钱谦益_大明之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展火器……实不相瞒,我已经拜托黄培,让他们寻找工匠,购买铁料,准备制造火铳了。”

  黄培可是堂堂大明的锦衣卫都指挥使,干这事情,到底有点大材小用,可朱颐垣也没有别的办法。

  他手下诸如张霖蒋琦等人,小材大用的也比比皆是。

  万事开头难,也只能如此了。

  他把这面旗帜竖起来,清廷肯定不会坐视不理的,接下来就是绵密的手段……“也不知道巡抚方大猷能给我们多长时间筹备,也不知道他会怎么出招?”

  ……

  朱颐垣使出全力,巩固壮大他的力量,也在盯着清军的一举一动,苦思冥想着对策。只是他没有想到,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出招了。

  晏子宾从朱颐垣的魔爪之下逃出生天,这位一手造就了两个大反贼的硬核狠人,还不甘心就此隐退江湖。

  他要翻盘,要重新当官,还要当更大的官。

  只是他捅了那么大篓子,这事能成吗?

  晏子宾觉得问题不大,首先他虽然丢了莱芜县城,但巡抚方大猷连续战败,损失那么多兵马,罪过肯定比他大。

  其次他跟朱颐垣谈判的那些事情,过于匪夷所思,反而不会有那么多人相信,他只要一律说诬告就行了。

  现在的问题只有一个,那就是怎么把罪名推给方大猷。

  二十多年,颠倒黑白,推诿卸责,指鹿为马,欺上瞒下……我这份功力,是你方大猷能接得住的吗?

  这位就躲在济南府的客栈,穷尽一夜功夫,弹劾方大猷四条大罪:其一,朱贼本是大明宗室子弟,久怀野心,图谋不轨,方大猷不知不觉,此为昏聩。其二,谢迁曾攻占淄川,后又流窜高苑,巡抚方大猷,没有派遣兵力清剿淄川余匪,以至于朱颐垣发展壮大。

  其三,朱贼袭击高苑,杀害孔府家丁,煽动百姓,不交田赋,如此大逆不道之举,身为巡抚,无动于衷。

  其四,朱贼势大,依旧坐视总兵马得功行险越过长城岭,进入莱芜。罪臣身为莱芜知县,有心住马总兵,奈何一介文臣,势单力孤,没法扭转乾坤。本想与城池共存亡,为国尽忠。

  奈何罪臣唯恐主上不知巡抚方大猷之昏聩无能,以至于误国误民,遗祸无穷。故此苟且贪生。冒死上奏,具表以闻。请求圣君吾皇,明察山东情形。选派干吏能臣,及早收拾山东乱局,不然齐鲁大地,不复朝廷所有……

  写这道奏表的时候,刘之干兵败的消息,尚没有传到济南,可即便如此,晏子宾也是信心满满。

  他取出县衙大印,结结实实盖上。逃跑还带着大印,确实经验丰富,准备充足。

  这道奏疏递上去,就等着方大猷滚蛋吧。

  果不其然,才过了没有五天,清廷果然派来了钦差。

  而且这位钦差大人,还多少有那么点小小的名气,他叫钱谦益!

  在东林点将录里面,钱谦益位列三十六天罡最后一位,被尊为天巧星,浪子钱谦益……赶快压住燕青的棺材板,不许诈尸!

  时人给钱谦益取这么个绰号,也是实至名归,他虽然出身东林,但是和阉党也勾搭不清,脚踩两条船,堪称一个巧字。

  至于他人有多浪,看他那位名满天下的小妾就知道了。

  就在不久前,他先是带头献了应天城,随后又表演了两出精彩的大戏,水太凉,头太痒……随后随着清军进京,被任命为礼部侍郎,负责修撰明史。

  钱谦益在弘光朝是礼部尚书,这算是掉了一级,而且修撰明史也没啥油水,他是不满意的。

  正恰巧前些天衍圣公上奏,说是山东贼乱,杀死孔府家丁,不交田赋。

  随后晏子宾的奏疏也送上来,弹劾方大猷。

  再之后,朱颐垣斩杀马得功、刘之干、郑隆芳三人的消息也传入京城,这下子清廷彻底震怒。

  小小的山东,居然冒出了这么个穷凶极恶的匪人,地方官吏简直昏聩糊涂。

  钱谦益看到时机,立刻攻讦方大猷,说他误国误民,连衍圣公都保护不了,枉为读书人,应该自裁以谢天下。

  多尔衮盘算之后,觉得钱谦益名气不小,借助他的声望,招抚士绅,只要士绅都站在大清这边,区区小老百姓,不值一提。

  就这样,钱谦益得到了山东巡抚衔,奉旨南下山东,剿杀朱贼……

  请收藏:https://m.shuxiangji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