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29章 公子高见_大明之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可能的,但指望着上天庇护,却是不行的。我在青石集的时候,已经讲过了,要学习榆园义军的经验,大举挖掘地道,藏兵地下,和清廷周旋。”

  听到这里,张霖彻底目瞪口呆,他终于想清楚了。

  朱颐垣的田赋低,但他们的徭役绝对不低。

  相反,这个徭役会高到离谱的程度。

  毕竟大举挖地道,付出的辛苦,那是不用说的。

  但同样的,这些措施,是百姓备战自保,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劳动果实,他们心甘情愿,乐此不疲。

  如果是这样,朱颐垣定下一个很低的田赋,就显得有点心机十足……哦,不对,是深谋远虑,睿智神武。

  张霖越发觉得眼前这个年轻人不一般了。

  这要是早十七八年,什么李自成,张献忠,全都滚蛋,大明江山就是他的。

  奈何此时太晚了,清廷大势已成,想要翻过来,还真是难上加难。

  纵然摸索出了发展壮大的办法,清军会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发展壮大吗?

  就连张霖也说不好,他真的是在进行一场豪赌。

  大庄村鼓捣成功了,青石集的田亩人丁重新登记造册。然后是蒋琦所在的原山村,还有蒲家村……张霖每天只睡不到两个时辰,恨不得连轴转。

  连朱颐垣都看不过去了,“张先生,你可不能把身体忙坏了,每天无论如何,也要休息三个时辰。”

  张霖摇了摇头,“朱公子,我的身体自己清楚。我已经歇了二十年,闲了二十年。剩下的半辈子,要把一辈子的事情都干出来。咱们这边均田越快,公子手下的兵马就越多,胜算就越大。我这是为了自己的命在忙活。”

  朱颐垣的心都被震动了,张霖这家伙,几乎百分之一万,是存着投机的心,想要博一个荣华富贵,青史留名。这种读书人,历朝历代,都有一大堆,不足为奇。

  但是像这种一旦决定,就毫不犹豫,全力以赴的,还是很让人震惊。

  自己这是捡到宝了?

  诚如张霖所言,均田越快,他手上的兵马就越多。

  几个村子推动下来,朱颐垣已经安顿了两千名流民,其中抽出来的战士六百多,几个村子出的壮丁四百以上。

  再算上青石集的老部下,朱颐垣的总兵力已经在一千二百人了。

  当初谢迁进青石集,也就是一千多人。

  这才一个多月,自己也拉起来这么大的队伍。

  朱颐垣大喜,就连都指挥使大人,都喜上眉梢。

  他从淄川县城返回,立刻盛赞儿子,“这回咱们爷俩可不怕谢迁了,吾儿的本事,敢笑谢迁不丈夫。”

  这爷俩正在聊天,尤其是朱老爹,更是高谈阔论。

  门帘掀起,舅爷叶廷兰进来了。

  “姐夫,还有大侄子,告诉你们一个消息,谢指挥使已经攻克了高苑县城。”

  高苑?

  朱家爷俩都大惊失色,朱老爹连忙道:“他不是说

  请收藏:https://m.shuxiangji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