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0节旧怨难平_清山变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上来的弹劾恭亲王奕和总署衙门的折子,皇帝心中很清楚的知道,这些人表面上是在攻击恭王,实际上,却都是项庄舞剑

  这一次英使提出请求参加先皇奉安大典,若是因为内中可能有‘先皇圣德,引得四方蛮夷追慕仰思’的思路而允准了,只怕立刻就会有人上折子说话,这些人的说话皇帝能够想得出来,无非就是一些礼仪失常,致使先皇在天之灵难安的文字——所以,他才要先一步堵住众人的口也省的日后再为种种不可谈之事,借题发挥

  “礼尚来了吗?”

  “臣在。”礼部两堂从人丛中走了出来,在丹陛下跪倒:“英国人的要求虽然被驳回了,但是其人心怀天朝,追慕先皇圣德之心却不可不有一番嘉奖。孙瑞珍,倭仁?你们两个人下去之后,把这番旨意和内阁明发,孙瑞珍,你亲自到英国领事馆去一次,把朕的这番意思宣讲给英人。”

  “是。臣领旨。”

  “再有就是上一次你上折子说的明年春天请移驾热河行宫一事,朕准了。”皇帝的眼睛在下面溜了一圈,端起了御案上的:“礼部尽快拟出随扈、伴驾、留守京中的人员名单,下一次朝会之前,朕要看到。”

  “是。臣等下去之后,立刻着手操办此事。”

  “哦,让七弟,九弟他们小哥儿几个,这一次也随朕一起前往,让他们到圣祖、高宗皇帝当年驻跸的地方去,领悟一番先皇的圣意。”

  “喳。”

  皇帝放下,向站立在一角的六福点点头,后者拉长的嗓子唱喏一声:“退”

  回到部中,孙瑞珍和倭仁坐下来商议了一会儿,各自有听差倒来热热的酽茶,端上手巾把,让两个人休息,另外一边,有人取来大清会典则例,把上面的细则文字抄录下来,必要的地方填上人名,便算脱稿,给两位大人看过,就可以送交内奏事处了。

  “艮翁。皇上今天的话,是不是有意为之啊?”

  倭仁是蒙古人,字艮峰,道光九年的进士,为人方正,又是深研理学,咸丰元年的秋天,被皇帝从内阁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的职位上改调礼部尚书一职。

  正如皇帝想的那样,若是真的允许英人参加大典的话,他就是第一个要上折子的。其实不单是这件事,便是总署衙门成立之时,也是他第一个上折子表示了明确的反对意见,其中有:‘立国之道,尚礼义不尚权谋;根本之图,在人心不在技艺’、‘学术为人当恪守程朱,此外皆旁皙小径,不可学也’、‘天下未尝无才,待朝廷大气转移之。何谓大气?诚而已矣’的警句,在清流中也被广为赞颂传扬一时。

  只是皇帝执意要做,而且有以惠亲王、恭亲王、郑亲王,定郡王等一干宗室勋贵的支持,他的意见没有被皇帝过多的重视。

  听孙瑞珍说完,倭仁停了

  请收藏:https://m.shuxiangji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