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259章 浴堂殿之争(四)_大和四年伊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绵里藏针,宰相们想借正旦大朝的事务,指使内苑太监,王守澄这是婉拒呢,还是威胁呢?牛僧孺面不改色,微微一笑,“王枢密言之有理,内苑中官,人事纷乱,在浴堂殿朝议之所,肃穆庄严之地,就有人喊冤乱入,正旦大朝上要是出了这样的乱子,可就是为天下人耻笑了!”

  王守澄面色一僵,殿内其他众多的内苑太监也颜色不好看,牛僧孺这是直接说太监没规矩,偏偏还是事实,让他们无力反驳,当众被打脸,感觉很不好!

  内苑太监们此时哑火了,刚刚那个太监的确是破了规矩,擅闯浴堂殿,即便被打杀也是合乎情理的,被宰相们当面指摘,即便是王守澄也无话可说,不如不说,不过,难道真的要听宰相们的指令,正旦大朝固然重要,可是内侍殿中两省太监的颜面也轻不得啊,手里的权柄,丢出去容易,再想收回来,那可就是难喽哦!

  内苑太监们沉默以待,如何配合宰相们的安排自会有人分说,果然,郑覃说话了,“正旦大朝在即,参加朝会的人选直到此时还没有确认,如何安排次序,中书门下可有章程?”

  牛僧孺点点头,“东西两京,天下各道,宗亲勋贵,元老宿臣,各番邦属国的使节特使,皆已经安排妥当,礼部正加紧排练演习,不会有丝毫差池,之所以次序文书还未确认,是因为还有一些元老重臣暂时不在长安,要等他们回来之后再酌情安排。”

  “不在长安,又在哪里?”郑覃身边陈行一接口道,“什么事情还有正旦大朝的事务要紧?”

  牛僧孺微微一笑,“陈学士何必明知故问,诸如晋国公裴度裴司徒此时就在玉泉山修养暂住,中书已经收到他的奏报,会及时回京,不会耽误正旦大朝!”

  又是玉泉山!御座上的皇帝陛下脸色有些不好看,裴度是三朝元老,更有拥立之功,是朝廷的根基所在,玉泉山上有什么好,让老大人此时还不肯返回长安?

  陈行一沉默片刻,然后沉声问道,“玉泉山都有哪些人,中书门下没有一些章程吗?玉泉山的大军又来自哪里,何人召集?玉泉山就在京畿重地,中书门下可有文书?”

  牛僧孺微微一笑,看了一眼李宗闵,李宗闵道,“中书门下没有收到枢密院的通文,玉泉山的大军从何而来,这个要问王枢密,为何不见奏报,也不见文书报备?”

  王守澄等一干内苑太监脸色都很不好看,宰相们这是在步步紧逼吗?王守澄能说自己也不知道吗?派往玉泉山的探子一个个人间蒸发,去一个消失一个,至今没有准确消息传回,于是王守澄拱手笑道,“牛相国,李相国,当日岳齐帅部往丹同渡而去,调兵文书可是一应俱全,这点可有纰漏?”

  陈行一道,“岳齐当日帅部不过千人之数,何以当得了重兵之称?既然大家对玉泉山的事情都不甚了解,何不宣光王觐见,咨询不惑之事?”

  陈行一转身向御座上的皇帝陛下躬身施礼道,“启奏陛下,臣请宣光王觐见,以备问询玉泉山之事,请陛下恩准!”

  皇帝陛下微微点头,“陈卿所言极是,朕这就。。。”

  皇帝陛下的话还未说完,牛僧孺咳嗽一声道,“陛下,臣有话说!”

  皇帝有些惊讶,“牛卿家,何事奏报?”

  牛僧孺躬身道,“回陛下,光王李怡日前已经返回了玉泉山,此时不在长安!臣亲眼所见!”

  “什么?”皇帝陛下神情有些震惊,“光叔何时离开长安,又为何离开长安?可有报备?”

  皇帝陛下有些紧张呢!浴堂殿内外朝宰相学士,内苑中官太监都发现了这一点,这可就有趣了呢!

  这些日了一直在搜集晚唐资料,看的颇为感慨,唐朝直到最后一刻都没有放弃,却无力回天,也只能用天命难违来解释了!

  请收藏:https://m.shuxiangjia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